kplag超玩会一诺杀九人

kplag超玩会一诺杀九人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kplag超玩会一诺杀九人 > 新闻动态 > 为什么你总是候补不到火车票?

为什么你总是候补不到火车票?

发布日期:2025-10-12 08:11    点击次数:81

转载自公众号:答案如下

盼望着,盼望着,秋风来了,十一黄金周的脚步近了。

是时候开启一场难忘的旅行了。你打开小某书,把旅行博主“五天四夜游遍xx”的攻略点上小红心,充电宝、防晒霜、自拍杆通通一键选入购物车,万事俱备,就差一张说走就走的车票了——等等,怎么又是蓝色字样的“候补”?

已经不知道是第多少次了,每逢节假日出行,总能触发“抢票——没买到——候补”的剧情。有时候刚刚发售点开页面的那一瞬间就“候补”了,更有甚者补了好几天啥也没补上,不禁让人怀疑人生,到底是谁在和我同台竞争,怎么抢个火车票比抢陈奕迅演唱会门票还难?再说了,陈奕迅演唱会都加场了,我的火车票什么时候才能加个场?

不过,“开售即候补”真的是因为手速不够快吗?这“候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有没有可能,

展开剩余90%

是根本没有几张票

“开售即候补”,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你手速不够快,而是你买的这一段路根本没有几张票。

我们点开购票软件,会发现我们的出发地和目的地的城市标签前面,有不同颜色标注的“始”“过”“终”字样。其中,“过”的字样表明该趟列车仅仅是途经该站,“始”和“终”表示的是始发站和终点站。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从北京去上海,在12306购票平台以出行地“北京”目的地“上海”为条件检索车票,图中的两列车都能满足我们的出行需求,区别在于G27是一张全程票,D17是一张经过途径点的区间票,它真正的终点站在杭州。

在12306购票平台以”2025年9月19日出发地“北京”目的地“上海”检索车票后的结果

乍一看这两辆车的出行轨迹都可以满足我们的出行需求,但实际情况中,买G27车票的难度要低于买D17车票的难度。因为在这两列车之间,G27北京南到上海的车票数量要大于D17北京到上海松江的车票数量。

你或许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列火车要途经那么多站,它的车票是平均分配的吗?有多少种卖票的组合?事实上,由于铁路的运力资源有限,而不同地区的出行需求是不同的,买票方案要预先合理规划。全程票和区间票的票数是不一样的,每一个途经站之间的票数也不是平均分的。

如何分配各途径站之间的票数呢?通常,铁路部门会以列车卖票情况的历史数据为基础,按列车席别对每段起终点的客流进行需求预测、生成预分方案并实时调整[1]。

我们把列车的每段起终点称为OD(Origin-Destination),例如北京到张家口有好几个站,北京到清河是一个OD,清河到下花园口是一个OD。在冬奥会期间,如果仅仅平均分配这些OD的票,就会导致从张家口市出发前往其他赛区仅有可售车票 70 张的情况,完全无法满足比赛开场前和散场后观众、媒体和志愿者的需要[2]。

每个OD分配的票数并不相同。一项针对北京南到上海虹桥方向的G7、G3、G21及G11四趟列车的研究统计数据可见,始发站到终点站的全程票有1000多张,而北京南到天津南、北京南到济南西、济南西到南京南等OD,只有零星的几十张票[3]。

在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全程票的票数相较于其他区间段的票数几乎是碾压式的 / [4]

可以看到,一般情况下票数会优先向全程车票倾斜。12306官方对于全程有票、中途无票的情况做出过回应,因为节假日运输需求“扎堆”,为了实现运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铁路部门会优先满足从始发站乘车到终点站的长途旅客的购票需求,在全程票充足时再根据需求变化动态调整其他OD的票数[4]。

那如果我买的的确不是全程票该怎么办呢?别担心,这时候就轮到候补发挥作用了。

买不到票时,

真心建议你去候补

发现了吗?候补的本质其实不是“没票了等着补”,而是“有票但怎么分”。

由于旅客需求差异明显,有的OD早早售罄,有的OD余票充足,此前铁路部门管理人员研究了大量分配方案去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将不同等级车厢视作不同列车产品、建立站间票额数量调配模型、基于改进的logit模型提出客流分配算法流程等等[5]。

然而,理论模型只是权宜之计,为了解决“退票无人买、有人买无退票”的情况,更及时有效地将旅客诉求和余票信息配对,候补制度应运而生。

2018年12月27日,国铁集团正式推出了候补购票功能[5]。如果乘客遇到所需车次、席别无票,可自愿按日期、车次、席别、购票需求,提交预付款,售票系统自动排队候补,当对应的车次、席别有退票时,系统自动兑现车票,并将购票结果通知购票人[6]。

“自动”的意思是一旦产生退票,12306平台将会“自动”为候补乘客购票,整个流程在系统内部完成,根本不会给“黄牛”机会,有效地使车票流向了真正需要的人手里。

旅客候补购票流程图 / [7]

一方面,候补订单能提供有效的出行信息,使得客票系统后续在相应列车中新增余票满足旅客出行需求[7];另一方面,候补订单不只是为了让你能在这趟选中的车里买上票,即使整列车没有一张余票可分了,铁路系统也会综合历史出行数据和候补订单的数量,决定要不要新增车次。

铁路12306科创中心副主任、时代楷模单杏花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会不断地分析候补数据,找到它的高峰期方向,调配我们的铁路运力去加一些临时列车[8]。”

视频截图:“面对面”单杏花:让购票更便捷[8]

正如单杏花在采访中提到,2025年春运北京到哈尔滨这条热门路线增加了很多普速列车,在除夕的前一天1月27日依然可以买到硬卧[8]。

2025年春运期间,在客流集中的武汉至北京、上海、广州等热门线路和区段,共增开始发临时旅客列车5662列,在武汉至十堰、宜昌、成都等热门城市间,共增开往返开行的夜间高铁1465列[9]。同样是2025年春运期间,广州铁路集团加开旅客列车10786列,夜间高铁3889列[10]。

加开这么多列车意味着提高多大运力呢?我们可以大致估算一下。

k字头和z字头火车一般有118个座位[11][12],复兴号动车组有576个座位,和谐号动车组有642个座位及以上[13]。根据2024年中国高铁行业研究报告可知,2023年中国铁路客运量约38.5亿人次,其中高铁客运量约为29.4亿人次,占比76%[14],这一数字仍在上涨。我们可以粗略估计,仅仅是2025年春运期间武汉至北上广地区增加的运力,就可达百万以上人次。

所以,手中小小的候补订单,就是增加余票和车次的重要依据。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候补也不是万能的。

热门线路上,

候补不上也很无奈

我们现在知道,如果区间票不足,那么等满足全程票需求后增加余票候补上车;如果全程票卖完了,那么根据历史数据和候补订单有机会增加新车次。可如果能加的票都加了,能开的车都开了,真是一张票都挤不出来了,那候补也无能为力了。

事实上,旅客们不是刚好平均分布在“八横八纵”的高铁网上,有些地区的客流量远超其他地区,这个区域的乘客面临着更激烈的购票竞争。一项来自中国铁路集团和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的研究通过捕捉不同出行区间的客流特点、出行需求和地方经济、人口发展规律,绘制出主要区域群客流特征的统计图,图中颜色越深代表客流量越大[15]。

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区域的客流量相差巨大,铁路面临的运营压力截然不同 / [15]

从颜色的深浅可以感受到,在东北到东北的线路上,可能整个车厢三缺一只能打打斗地主,而华东到华东的线路上,抢票时或许有一整个体育馆的人和你一起虎视眈眈着那张珍贵的靠窗座位。

常态情况下尚且如此,如果有了节假日的加持,这场线上抢票大战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研究表明,国庆中秋长假各时间段主要的人口流动集散中心有较高的相似性,前10位城市均为环渤海地区、东部沿海、南方沿海、以及中部、西部主要城市群的核心城市[16]。

大家的出行趣味是相似的,日出泰山,三潭映月,你想看的景,大家也想看;你想抢的票,大家也想抢。还有无数出门在外的打工人,也等着抢到这张车票回家看看。

从数据上看,部分地区一条铁路线的客流量就占到了总量的半壁江山。以2025年春运为例,为期40天的春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13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约1282.5万人[17]。而长三角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近9900万人次,几乎占到总量的1/5[18],仅铁路上海站日均发送旅客就高达39.63万人次[19]。

同样的,北京铁路局累计发送旅客4047.7万人次,北京地区发送旅客1926.2万人次,北京地区的旅客发送量几乎占北京铁路局管辖的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及河南、山西、山东省部分地区客运量的一半[20]。

所以,并不是候补不给力,而是热门地区节假日期间车票实在供不应求。有研究表明,在高度拥堵的京沪高铁上,假日客流最高增幅超过50.2%,而列车座位数仅增长28.3%。另一方面,京沪高铁高峰时段单向开行列车已达166列,接近饱和状态[21]。列车里已塞满了人,铁道上已挤满了车,想候补也无济于事了。

这下你应该明白了,打败你的不是其他乘客的手速,而是本不富裕的区间余票。下次出行,能买全程票的情况下尽量买全程票,毕竟你会面对更大的池子。如果你选择的是一段区间出行,候补结果取决于还有没有能分配给该区间的余票,以及候补订单数量是否能推动增加车次。

事已至此,是时候献上这个月攒下的所有欧气,来一场真正的抢票较量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的向往!

撰文 / 芙克斯

[1]朱建生. (2019). 铁路新一代客票系统大数据应用创新研究. 铁路计算机应用, 28(4), 1–7.

[2]卢元惠, 王元媛, 张志强, & 刘国峰. (2021). 冬奥会期间京张高速铁路票务策略研究. 铁路计算机应用, 30(7), 34–38.

[3]李鑫杰, 刘斌, 田志强, 等. (2025). 考虑旅客分类的高速铁路票价与票额综合优化.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42(1), 105–112. https://doi.org/10.3724/SP.J.1249.2025.01105

[5]王煜, 徐彦, 安仲文, 方伟, 王亮, & 江琳. (2023). 铁路候补购票兑现问题优化模型研究. 铁道学报, 45(1), 1–8.

[13]中国铁路12306. (n.d.). 动车组介绍. https://www.12306.cn/index/view/station/train_intro.html

[15]王晓蕾, & 王洪业. (2024). 铁路客运大数据智能化应用. 铁路计算机应用, 33(8), 83–86.

[16]潘竟虎, & 赖建波. (2019). 中国城市间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的网络分析——以国庆-中秋长假和腾讯迁徙数据为例. 地理研究, 38(7), 1678–1693.

[1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25年2月23日). 2025年铁路春运收官 客货运量均创历史新高

微信编辑 | 雷雨天 内容编辑 | 芙克斯

图片编辑 | 芙克斯 审核编辑 | 心 画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发布于:北京市

下一篇:没有了